7月20日、21日晚的乌鲁木齐大剧院星光璀璨。作为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的重要展演剧目,由天津音乐学院与我校联合打造的民族歌剧《二泉》完成了精彩绝伦的演出,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艺术高度与文化内涵的视听盛宴。中国男高音歌唱家、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王宏伟教授亲率阵容,我校音乐学院100名学子与天津音乐学院师生携手登台,以精湛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。



我校音乐学院学子参与演出
此次演出的成功呈现,离不开前期细致入微的筹备与精益求精的打磨。王宏伟教授在演出筹备阶段多次亲临我校,以深厚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舞台经验给予悉心指导,并精心选派天津音乐学院优秀师生团队深度参与集体排练,为演出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我校对此次跨校合作演出高度重视,由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杨志刚统筹负责,邓文欢、阿依努尔・买买提沙吾提、侯天举三位教师分别牵头合唱、舞蹈、戏剧板块的排练工作,全程跟进指导,确保排练成效。

王宏伟现场指导排练
历经两个多月的匠心打磨,这部凝聚着两地师生心血的艺术佳作终于在万众期待中完美绽放。为了呈现最佳演出效果,我校音乐学院师生克服重重挑战,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。在酷暑夏日里投入全部热情,分组训练时精益求精,集体合练时默契十足,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师大学子不畏艰难、追求卓越的优良品格。


我校音乐学院学子后台花絮
演出的圆满成功在业内引发巨大反响。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音乐教研员桑彩虹评价,两校师生联合呈现的歌剧《二泉》,以扎实声乐功底塑造饱满角色,年轻学子虽有青涩,却凭借对角色的深刻理解,唱出了超越年龄的生命咏叹。我校音乐学院管弦乐系主任邓文欢介绍,从接到通知到演出历时两个半月,学院做好后勤保障,同学们牺牲暑假每天集中排练6小时以上,以优秀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获得了天津音乐学院艺术家们的认可,也感谢对方提供的实践平台,让同学们明白幕后合唱团的重要性。我校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阿依努尔・买买提沙吾提表示,这场盛宴是两校师生同心筑梦的结果,两地师生以匠心育初心,用艺术架起津疆协作之桥,是学子成长答卷和两校共谱美育华章的见证。我校音乐学院中华民乐系主任郭铭渲称,王宏伟教授将阿炳形象鲜活呈现,歌声诠释其坎坷人生,演出中更融入了对家乡新疆的思念与眷恋,令人动容。
难忘的演出经历,让参演学生们也收获颇丰。我校音乐学院舞蹈学23-10班付倚萌初翻剧本便触摸到时代底层生命的呼吸,排演中反复打磨肢体以表现苦难挣扎,磨破的舞鞋和浸透汗水的练功服见证艺术力量,视此次演出为一辈子的荣耀。音乐表演22-6班张国喜通过演出读懂“微小不等于无意义”,明白角色无大小,需用真心对待细节,观众的反馈是成长中珍贵的收获。音乐表演23-6班符建平则表示,剧本唱词与旋律带他走进了阿炳世界,感受到演绎的不仅是个人悲歌,更是民族精神赞歌,阿炳的坚守与他们的执着共鸣,这段经历成为艺术路上的指引坐标。
从前期筹备到最终亮相,这场演出承载着两地艺术院校的深厚情谊与共同的艺术追求。王宏伟教授的多次亲临指导,天津音乐学院师生团队的深度参与,我校师生的全情投入,共同铸就了《二泉》在舞台上的华彩绽放,为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也谱写了一曲津疆艺术教育交流融合的动人乐章。